模因,Meme,又译媒因 、觅母、米姆 、弥 、文化基因等,是一个人类学概念,将文化传承的过程类比成生物学中的演化繁殖规则。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通过模仿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或风格,通常是为了传达模因所代表的特定现象、主题或意义。
比较严谨的模因定义是:可复制的信息模式,包括做事的方式,习得的文化、信仰、或思想的某些要素。
这个词是在 1976 年,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创造。
模因是承载文化思想、符号或实践的一个包含甚广的单位,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宗教、谣言、演讲、手势、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 谚语 、用语、写作、用字、 网路爆红事物等仪式,或其他具有模仿主题的可模仿现象从一个头脑传递到另一个头脑,近似于学习。
这个概念的支持者认为模因是基因的文化类比物,因为模因可以自我复制、变异并对选择压力做出反应。
也有提倡者认为,模因是一种病毒现象 Viral phenomenon,它可能通过自然选择以类似于生物进化的方式进化。模因通过变异、突变、竞争和遗传的过程来实现这一点,每一个过程都会影响到模因的繁殖力成功。模因通过它们在宿主中产生的行为传播。繁殖较少的模因可能会灭绝,而其他的可能会存活、传播,并(无论好坏)突变。复制最有效的模因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有些模因甚至会在对宿主不利的情况下复制得更有效。
道金斯最初创造模因一词,是为了在基因之外,延伸演化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被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门应用,被一些学者用来描述文化传递的机制。目前模因的概念并没有广为接受的定论,对于模因的定义或适用的物种,以及是否足以解释文化变迁过程,都有所争论。
一般对文化的了解是文化如何被人相信,但模因学则认为文化如何吸纳信徒。模因学指出多人相信的东西只代表是强的迷因,与真假并没有绝对关系。
模因具有生殖性、存续性和散播性
- 生殖性:不同于基因只能在基因体内复制或是由父母遗传至子女,模因透过宗教、手势、知识等在人脑间传播。其中父母传播给子女时,因为孩童吸收能力强、信任父母、且大部分时间皆接触父母,所以传播的资讯完整度较佳,但速度受限于生育的速度。
- 存续性:是指令人信奉的能力或称说服能力,只有散播是不足够的,模因存在于信徒的信奉,模因必有一定的说服能力,能保有模因不被其他模因逼走和增加新的信徒。
- 散播性:是指散播的倾向,即是模因令信徒向他人散播能力。这跟模因内容的「重要性」和传播所得利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