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是佛教的时空观中重要的空间概念。在佛教的经典中是这样描述的:

  • 以须弥山为中心,上自色界初禅,下至大地底下的风轮,其间包括四大洲、日、月、欲界六天及色界梵世天等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盖四禅九天,为一大千世界。即一个大千世界有十亿个小世界。
  • 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密教五轮塔于此中加火轮,地水火风空从下次第。
  •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中的其它四重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 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
  • 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