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卷二等载:佛世摩竭陀国王阿阇世欲恃武力吞并小国跋砥,遭大臣禹舍问佛,佛告以彼国七事,王闻罢伐。
跋祗国七事为:
数相集会,讲议正事;
君臣和顺,上下相敬;
奉法晓忌,不违礼度
孝事父母,敬顺师长
恭于宗庙,致敬鬼神
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
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倦。
佛以其国为合理政治之典型,谓“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长阿含经》卷二等载:佛世摩竭陀国王阿阇世欲恃武力吞并小国跋砥,遭大臣禹舍问佛,佛告以彼国七事,王闻罢伐。
跋祗国七事为:
数相集会,讲议正事;
君臣和顺,上下相敬;
奉法晓忌,不违礼度
孝事父母,敬顺师长
恭于宗庙,致敬鬼神
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于戏笑,言不及邪
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倦。
佛以其国为合理政治之典型,谓“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