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认为诗词是生活的调味料,所以我更偏爱恬淡秀丽的诗词。刚好,王维的诗恬淡,晏殊的词秀丽。

原本,诗词就是上古时的歌。男欢女爱,生活情趣,从《诗》中流出来的就是这些。奈何孔夫子要修《诗》,后世的犬儒们又将其奉为「经」,实际上是辱没了斯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王维的诗

王维,人称「诗佛」,他的诗中总能透露出来禅意,而且要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比如这首最耳熟能详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再比如这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都是亦动亦静,美不胜收。也难怪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中那份隽永与淡然,禅意与和谐,是盛唐的精华,是文化的神韵。

「幽深本色语,不杂一句,洁净玄微,无声无色」的《过香积寺》,「意思闲畅,笔端高妙」的《酬张少府》,「唐人别诗,此为绝唱」的《送元二使安西》,「真意所发,忠厚蔼然」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终南别业》《辋川别业》……每一首中,都能看到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闲看花开花落,漫观云卷云舒」。

这一份闲情逸致和从容淡定,正是我当下所缺少的。

晏殊的词

晏殊最有名的词就是这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世人常说晏殊是「太平宰相」、「富贵闲人」,实际上,他真正做宰相的时间不过一年半而已。也有人常说晏殊的词是「身处富贵无病呻吟」,台湾学者郑骞在其《成府谈词》一书中对这种论调做了针锋相对的批评^1^:

《珠玉词》清刚淡雅,深情内敛,非浅识所能了解,近人遂有讥为「身处富贵无病呻吟」者。不知同叔一生,亦曾屡遭拂逆,且与物有情而地位崇高性格严峻,更易蕴成寂寞心境,故发为词章,充实真挚,安得谓之无病呻吟!文人哀乐,与生俱来,断无作几日官即变成「心溷溷面团团」之理。为此语讥同叔者,吾知其始终未出三家村也。

实际上,晏殊的词风理性突出,与其他词人追求深情不同,他更注重理性地节制情感,蕴含着温雅淡然的气质和高雅清丽的审美。艺术特色在于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含蓄的惆怅。虽然不写金玉锦绣,却自有一种富贵气象,这种风格是一般人难以模仿的。

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晏殊的词有五方面的特征:

  1. 重点在下阕:晏殊的词作往往在下阙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较抽象的思索对情感进行表达,给予读者非现实的审美快感。
  2. 理性与节制情感:与其他词人追求深情不同,晏殊的词作表现出作者思维的理性,他更注重用理性来节制情感,将写情转化为对情的思考。
  3. 闲情雅致:晏殊的词以抒写闲情雅致而著称,作品中常常表现出酒足饭饱后的娱宾快乐,继承了晚唐、五代词柔靡哀婉的风格。
  4. 温雅淡然的气质:晏殊的词作中流露出的不是华丽辞藻和奢豪意象,而是一种温雅淡然的气质和高雅清丽的审美。
  5. 情中有思的意境:晏殊的词艺术特色在于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表达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和含蓄的惆怅,体现出雅致含蓄的艺术风格。

共通之处

王维的诗与晏殊的词有一些共通之处,或者说共同的追求,这也是我独偏爱二者的原因。

  1. 画意与诗情相融:王维的诗表现出强烈的画面感和意境。而晏殊的词也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画面感著称,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画面和意境。
  2. 温雅淡然的气质:王维的诗和晏殊的词都流露出一种温雅淡然的气质。王维的诗以其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淡宁静,而晏殊的词作中流露出的不是华丽的辞藻和奢豪的意象,而是一种高雅清丽的审美。
  3. 深沉真挚的情感:无论是王维的诗还是晏殊的词,都表现出深沉真挚的情感。

Reference

  1. 郑骞:《景午丛编·成府谈词》(上编),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第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