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 2004 年给《华夏人文地理》杂志写的卷首语中,他提到一种很有趣的观念:

我们通常将「知识」粗鲁地等同于「知」,其实「识」高于「知」。

这个看似简单的陈述,实则包含了深刻的洞见,引发了我对「知」与「识」区别的深入思考。

在我们的语言和思维模式中,经常会混淆和等同处理「知」和「识」的含义和使用方式。然而,在阿城的观念中,「知」可能指的是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它是具体、客观、事实性的。与此不同的是,「识」更难以用言语传达,它代表着经验和直观理解,是主观、感性和抽象的。

在我们探索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意识到知识不仅仅是简单了解和掌握事实和信息,而是通过识别和理解来获得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知识」和「识别」是紧密相连的概念,但「识别」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知识」。知识只是获取和存储信息的能力,而识别则通过对信息的分析、评估和理解,进而获得深刻的洞察力和智慧。识别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事实,它需要思考、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识别的过程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追求理解,挖掘含义,寻找联系。

识别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它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看待问题,去理解和解释信息。这种理解和解释的能力是基于我们的知识基础,但它远远超越了知识的范畴,它使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解释事物的意义和价值。

尽管识别比知识更高级,但知识仍然是构建识别的基础。知识提供了我们的认知和思考的基础,而识别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洞察的过程。

那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但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识别的能力,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和情境中,如何通过这些知识去理解和解释我们的世界。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

参见:个人知识管理个人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