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
八卦是《易经》中的基本概念,代表自然界的八种基本现象,乾(天)、坤(地)、坎(水)、离(火)、震(雷)、巽(风)、艮(山)、兑(泽)。
每个八卦由三爻组成,爻是最基本的符号,分为阳爻(表示为 ⚊
)和阴爻(表示为 ⚋
)。
这些卦象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六十四卦,用于占卜,以解释和预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变化。
卜卦
在《易经》的背景下,卜卦通常涉及到对自然现象、人类行为和宇宙原理的深刻理解。
基本的卜卦方式为铜钱摇课法:
- 准备:准备三枚铜钱(也可以用一元硬币代替),以及用于记卦的纸和笔。
- 起占:将三枚铜钱捧在双手中,心中默念所求占之事。
- 摇卦:双手摇动铜钱数次后抛在桌面上。铜钱一面有字,一面无字。如果出现三个有字面或一个有字面,记作
⚊
为阳;如果出现三个无字面或一个无字面,记作⚋
为阴。 - 记卦:将每次摇得的阴阳线记在纸上,共摇六次,从下到上依次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卦象。
- 三个皆正为老阳,变;
- 三个皆阴为老阴,变;
- 二正一反为少阳,不变;
- 二反一正为少阴,不变。
- 查卦:根据所得卦象的上下两部分(各三爻)在六十四卦中找到对应的卦象,得到卦名及序号。
- 解卦:根据卦名和序号,查找《易经》的解释和指导,以了解所占之事的吉凶及趋势。
装卦
虽然按照最古老的占卜术,得出卦象后可以直接根据《易经》来解卦。但经过百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如汉代的京房、宋代的邵雍等的拓展,在解卦之前,可以按照五行、天干地支等进行装卦(排卦),以通过更多的信息,进行更全面的预测。
解卦
一、本卦
本卦是占卜时所卜出的卦,体现的是事物初始、开始阶段的信息,或目前的情况,代表的是目前的情况。
二、综卦
综卦就是把本卦倒过来看,通常是从事物的反面来看事物的发展变化,代表从另外一种角度来思考要测的事情。
三、互卦
互卦是由本卦的两个内卦组合而成的。具体组合方法是:
- 本卦中的第三、四、五爻,拿出来作为互卦的上卦;
- 本卦的第二、三、四爻,拿出来作为互卦的下卦;
- 上卦、下卦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互卦。互卦代表事情发展的过程。
四、错卦
错卦是与本卦阴阳全颠倒的卦,即每个爻阴变阳、阳变阴而得到的卦。错卦是一种从反面的角度,代表所问之事的危机和转机。
五、变卦
变卦是由本卦经过某个爻的变动、变化而得到的,也就是变卦是由本卦变动而来的。变卦代表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最终结果,也就是求测者想要得到的最终结果、结局。在预测时,事物的最终吉凶结果,要由变卦来作最后定夺。所以,预测最终要以变的结果为准。
六、爻变
- 六爻都未变:以本卦卦辞断之。
- 一个爻变,以本卦变爻为断。
- 二个爻变,取阴爻为断;变爻同阳或同阴,以本卦变爻的上爻为断,变爻的下爻可做为参考。
- 三个爻变,以本卦中所变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 四个爻变,以变卦不变的二爻中的下爻为断,上爻可做为参考。
- 五个爻变,以变卦不变的那一爻为断。
- 六爻皆变,乾坤二卦时分别采用「用九」及「用六」;其余六十二卦则以变卦为断。
七、动爻
首先,是卜卦的时辰:
- 1=子时(23-1)属水;
- 2=丑时(1-3)属土;
- 3=寅时(3-5)属木;
- 4=卯时(5-7)属木;
- 5=辰时(7-9)属土;
- 6=巳时(9-11)属火;
- 7=午时(11-13)属火;
- 8=未时(13-15)属土;
- 9=申时(15-17)属金;
- 10=酉时(17-19)属金;
- 11=戌时(19-21)属土;
- 12=亥时(21-23)属水。
其次,上卦、下卦之和:
- 1=天;
- 2=泽;
- 3=火
- 4=雷;
- 5=风;
- 6=水;
- 7=山;
- 8=地。
计算公式:(占卜时辰+上卦、下卦之和)/ 6 的余数为变卦的动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