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假期的后半段,我开始了一个新的项目的筹备。这个月下旬要拍摄一个短片,展示现在数码产品上的无障碍功能如何为视障人群带来便利。但是,直到上周五的中午,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我并没有真正站在视障人群的角度去思考。
事实上,我没有真正尝试过数码产品上的无障碍功能。我甚至没有尝试戴上眼罩,让自己学习和体验盲人的生活。我所做的,只是站在一个健全人的角度,以我自己的视角去考量一切,然后与拍摄的对象沟通,仿佛我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答案。我所做的,只是自我感动。找了一些样片,响拍摄对象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信息……但其实我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这个错误,是非常严重的。我以前总是会亲自去体验,然后带着这些经验去与拍摄对象沟通。但这一次,我为什么没有做到?是因为我的自我意识太强烈了,甚至到了一种歧视和冷漠的地步。
而由这个错误所引发的是一系列的 trouble。比如,我会以一个「健全人」的视角审视视障人群,一定要套上一个自立自强的故事,去展示他们的身残志坚。凭什么残障人群就得身残志坚呢?这种视角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把他们是为异类。再比如,我并没有真的关注他们到底是不是觉得无障碍功能好用,而只是以我自己的臆想去要求拍摄对象配合。那这样拍出来的短片,且不说没有人文关怀,可能就连基本的实事都是虚假的。
Oringe 在 Twitter 上发过一条推文,他说:
「换位思考」是个很理想的建议,但几乎不可能的事。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不同的,你怎么可能真正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呢?只有当对方愿意为你搭建一座桥,让你进入他的世界,同时你也愿意走进去,这样的换位思考才有可能实现。
确实,要真正地换位思考是很困难的,我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慈悲心也不够。但至少,我可以尝试理解和体验,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与短片中关注的对象沟通和合作。我需要真正地倾听他们的声音,而不是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