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佛教的小常识。

  1. 内心起瞋恚,要以慈悲观对治。
  2. 人是众因缘和合而生,故名众生。
  3. 「三宝」是指佛、法、僧。
  4. 「声闻」是听闻到「四圣谛」而悟道。
  5. 断除三界烦恼的圣人是阿罗汉。
  6. 写下《坛经》的是禅宗六祖慧能。
  7. 称为妙吉祥菩萨的是文殊菩萨。
  8. 在家居士受戒是受六重二十八轻戒。
  9. 菩萨修行的位次初地是指欢喜地。
  10. 我们所居的婆娑世界,经中称为五浊恶世。
  11. 佛教最短的经是《心经》。
  12. 净土三经是指《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13.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经典是《四十二章经》。
  14. 第一位来到中国的大译经家是鸠摩罗什。
  15. 三藏是谓经、律、论。
  16.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依据。
  17.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舍利弗。
  18. 佛陀弟子中,多闻第一的是阿难。
  19. 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20. 《维摩经》的理想世界是人间净土。
  21. 佛教史上第一座精舍为竹林精舍。
  22. 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23. 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代表大悲。
  24. 西方三圣是指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25. 东方三圣是指药师如来,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26. 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
  27.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
  28.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称为三乘道(三法印)。
  29. 手握利剑,骑狮子座上的菩萨是文殊菩萨。
  30. 《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是指观音菩萨。
  31. 印度「中观」理论的创始人是龙树大师。
  32. 「八苦」中因身的不协调所引起的是生老病死。
  33. 「六度」中的「禅定」是用来对治散乱。
  34. 苦、乐、不苦不乐是属于「受」的范畴。
  35. 佛陀于拘尸那罗入涅槃。
  36. 佛陀初转法轮之地是鹿野苑。
  37. 佛经有云「人有三事胜过诸天」,即忆念,梵行,勤勇。
  38. 学佛应以正见为首要。
  39. 供养父母属于福田的恩田。
  40. 《阿弥陀经》是佛无问自说的。
  41. 「三毒」之一的「贪」,要以持戒之法来对治。
  42. 菩萨道不属于「六道」。
  43.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
  44. 「不绮语」是指不说无意义的话。
  45. 「慈、悲、喜、舍」四种精神,称为「四无量心」。
  46. 「不饮酒」不属于「十善业」。
  47. 佛历元年是由佛陀入灭时算起。
  48. 「六度」中「不受外境所获,保持清明的心境,来判断是非、邪恶」是指「智慧」。
  49. 佛陀处转法轮宣说的是「四圣谛」。
  50. 修行不问是与非、有理与无理,这是平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