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乘,是一个大乘佛教流派,最初于公元 5 世纪在北印度形成,并在 7 至 8 世纪在西藏落地生根后,逐渐传播至整个喜马拉雅地区。虽然它通常被称为藏传佛教,但在日本的真言宗和天台宗中也可见到密宗佛教的元素。金刚乘,意指「钻石」或「雷电」,象征其方法的力量和效果。
虽然金刚乘与其他大乘学派相同,认为我们本已圆满,能在一生之内实现觉醒,但金刚乘以其高效的修行路径自视为最快达到开悟的方式。其教义文本包括《甘珠尔》(被认为是佛陀直接教言的经文和密续)和《丹珠尔》(对这些教言的评论性著作)。
金刚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一样,视轮回与涅槃为统一体,认为情感的激情与厌恶都是觉醒过程中的有效手段。虽然金刚乘保持了大乘的菩萨理想,但其天界中的神祇更为广泛,包括许多强悍的护法神祇和空行母。在神灵瑜伽的核心修行中,学生将模拟具有觉悟属性的选定神灵,这一过程由喇嘛或上师引导,他们负责将学生引入深奥的密续实践。咒语的反复念诵、曼荼罗的观想、手印以及顶礼等仪式在金刚乘中至关重要。高级密续实践前需完成前行初级修行。最高层次的修行涉及将阴性的智慧与阳性的悲悯象征性地结合。密续修行通常是秘密进行的,这样做旨在保护教义的神圣不受侵犯,同时保护修行者不接触他们尚未准备好应对的能量。
在藏传佛教的四大主要派别中,宁玛派是最古老的,据称由 8 世纪的印度大师莲花生大士创立,他也被尊称为莲师。莲师被视为第二佛陀,据说他曾隐藏了众多宝藏经文,这些文本将来将被领悟者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发现。萨迦派由承袭传统头衔的萨迦法王领导,与《喜金刚》密续关系密切,该密续通过喜金刚及其配偶的神圣联合象征非二元性。噶举派的根基和实践源自印度瑜伽大师提洛巴、那洛巴、马尔巴及其弟子、西藏圣者密勒日巴。噶举派首创了转世灵童制度,以识别和延续伟大灵师的精神传承。格鲁派是相对较新的金刚乘主流派别之一,这一派别是基于寺院的宗派,融合了早期各派的教义,其最显赫的代表是达赖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