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简单表达为:古人学习是为了自我成长,而今人学习是为了博取他人的关注。

这引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学习是为了自我还是为了他人?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首要的一点是,学习首先应该是为了自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自私,而是强调在我们试图教授或分享知识给他人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否则,如果我们在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情况下就急于教给他人,那么我们可能会误导他们,甚至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伤害。

此外,自我提升是学习的根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以保持对社会的竞争力。正如一栋没有坚实基础的建筑无法抵挡风霜雨雪的侵袭,没有自我提升的学习也无法在知识的海洋中稳步前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应关注自我提升。个人的视野和经验总是有其局限性,而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带来强大的协同效应。我们可以从他人那里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分享我们的知识来帮助他人。这样的学习是为了他人,但并不是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而是为了达到共同进步。

通过知识分享来学习的观点在费曼技巧和解释效应(Explanation Effect)/必要难度理论中都得到了体现。这两种方法都强调了知识分享对于自我学习的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既要注重自我提升,也不要忘记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知识,以达到共同进步。至于想要以此来吸引他人,则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