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具体点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成,是指事物的生成;住,是指事物会在一定时间里处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无大变化的状态。坏,是指在住期之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并且时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空,是指事物已经毁灭,形体不存。联系到人生现象上说就是生、老、病、死。
「无我」是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思想基础的。既然世界只不过是五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而成,那么各种事物当然也就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了。既然如此,一切事物自然不会永恒长存,不仅形体是这样,精神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