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个人信息管理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子集,但是管理好信息比确立知识管理的需求和目标的优先级更高。
有许多人,包括 AI,都会认为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明确需求和目的。而如何明确需求和目的呢?无外乎是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和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需要掌握和应用的专业知识资源,然后设定一个可以量化便于追踪和评估的目标。接着就开始讲如何选择工具和方法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想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第一步是进行初步的个人信息管理。把信息组织和管理起来,才能让无序、纷乱的信息变得条分缕析,并逐步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否则,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信息管理都会混乱和无效。
因为,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规划和管理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来获得智慧。而个人信息管理则更多关注于如何处理和组织信息,使之成为有用的知识。如果一个人连信息都处理不好,哪里能把信息提炼为知识呢?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否可以支撑起自己的职业和学习需求呢?
个人信息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是相辅相承,不一不二的。它们的关系是动态的,而非线性。在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所处的信息环境,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进行知识管理的需求和目的。然后,带着目的性再去更深入的进行信息管理,以满足和支撑知识管理的需求。
或许有人会质疑,先明确了个人知识管理的需求,带着目的去管理信息不行吗?当然可以。只不过,我们到底是先身处于信息环境之中,才有了知识管理的需求,还是因为要进行知识管理才将自己置身于信息环境之中呢?
没有人先天就有知识管理的需求,但每个人先天就处于信息环境之中。明确知识管理的需求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净化信息环境,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收集有效信息,降低信息噪音。这也就是为什么进行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先要进行信息管理。